政策法規
測繪地理信息成果是重要的國家信息資源,事關國家戰略安全和核心利益。為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進一步加強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安全保密管理,深化地理信息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中的應用,促進地理信息產業健康發展,結合2015年全國地理信息保密檢查發現的突出問題,現提出如下意:
一、充分認識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安全保密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地理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中央領導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強管理、督促檢查,堵塞漏洞、消除隱患,堅決防止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失泄密案件發生,切實做好地理信息安全監管工作。近年來,敵對勢力竊取我涉密測繪地理信息成果案件和因保密意識不強、管理不善、控制不嚴等導致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失泄密案件時有發生。同時,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在計算機、網絡上存儲處理已成為常態,失泄密渠道和隱患大大增加。
各地、各單位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安全保密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站在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高度,扎實做好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安全保密管理工作,盡責維護國家地理信息安全,促進地理信息產業健康發展。
二、健全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安全保密監管機制
組織協調地理信息安全監管工作是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要職責,各地要將職責落實到市、縣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明確工作要求和責任。與此同時,加強與保密部門、國家安全機關聯系溝通,在前期協作開展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健全部門聯合監管的長效機制。通過聯合開展檢查、相互通報線索、配合查處案件等,從涉密測繪地理信息成果領取、保密檢查、失泄密案件查處等各環節共同加強管理,聯防聯控,形成監管合力,對竊取、刺探、買賣、非法提供涉密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等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查處。
三、強化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安全保密監管措施
各地要加強涉密測繪地理信息成果提供使用審批管理,規范審批和提供流程,對成果申領單位提出的使用目的和范圍、成果保管和保密制度、設施條件及涉密人員持證上崗等情況嚴格審核。對于初次辦理或者申請數量較大的用戶,應根據情況進行實地核查。建立涉密成果跟蹤檢查長效機制,將檢查列入年度工作計劃,逐次分批對領用涉密成果的重點行業、重點單位進行檢查,督促涉密成果的規范使用與管理。各地要將非本地單位申領涉密成果的情況及時抄告其所在地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便于其按照屬地原則進行監管。各地在開展保密檢查時,要將在外地領用成果的單位一并納入檢查。對拒不接受檢查、整改不到位的單位,依法暫緩提供涉密成果,屬于測繪資質單位的,記入測繪地理信息市場不良信用信息,并依法予以處理。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鼓勵和督促涉密成果使用單位在使用目的或項目完成后及時銷毀涉密成果。加強對測繪地理信息成果涉密人員管理,按規定將涉密人員持證上崗要求納入測繪資質和涉密成果提供使用審批管理。
四、創新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安全保密監管手段
各地要積極推進監管信息化建設,開展在線審批,建立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用戶單位基本情況、涉密成果提供使用情況、各單位接受檢查情況、測繪地理信息成果涉密人員持證上崗情況等各類信息的統一聯動管理,提高監管信息化水平。針對信息化條件下涉密成果失泄密易發多發的情況,加強涉密地理信息保密防護技術的研發和推廣使用,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的綜合防護體系。針對涉密成果網上傳輸、交易等違法行為,研發能夠有效監測預警和跟蹤的監管技術,提升對互聯網上涉密成果監管的能力。
五、認真落實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安全保密管理各項要求
涉密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生產單位和使用單位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對成果定密標密、掃描復制、涉密人員、要害部門部位、涉密計算機和網絡、涉密載體等管理進行明確規定,做到各環節有章可循。認真落實保密工作責任制,明確責任主體,簽訂保密責任書,將安全保密責任落實到人。建立涉密成果保密自查制度,對涉密成果在生產、保管和使用各環節的保密管理情況進行定期自查,確保各項制度和措施落到實處。涉密成果僅限用于申請使用的目的或項目,在使用目的或項目完成后六個月內應當銷毀。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轉讓、轉借領用的涉密成果。導航電子地圖制作單位未經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同意,不得向其他部門和單位提供使用涉密導航電子地圖數據。
六、嚴格對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安全保密關鍵環節的管理
涉密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生產單位和使用單位要加強對涉密成果安全保密關鍵環節的管理。一是加強對涉密成果領用、復制掃描和銷毀等隱患較多環節的管理。嚴格登記管理制度,在涉密成果保管、領用、復制掃描、銷毀各個環節建立登記臺賬,定期清查、核對。任何個人不得擅自復制掃描和私自留存涉密成果,涉密成果復制掃描件和衍生品要嚴格按照涉密成果原密級進行管理。二是針對涉密成果數據違規使用問題突出的情況,各單位要重點加強對涉密計算機、存儲介質和網絡的管理。涉密成果存儲介質不得在涉密計算機和非涉密計算機上交叉使用;存儲處理涉密成果的計算機和網絡要按照國家要求采取安全防控措施,不得連接無線設備和非涉密存儲介質,不得接入互聯網使用,確保做到上網不涉密,涉密不上網。
七、加強宣傳教育培訓
各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大培訓力度,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測繪地理信息成果涉密人員崗位培訓,對取得證書5年期滿的在崗涉密人員,要重新經過培訓后持證上崗。對檢查中發現的涉密成果管理存在突出問題的單位,其負責人一并納入培訓要求。要將宣傳教育與檢查、日常監管相結合,利用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通過“以案說法”,增強從業人員的安全保密意識。涉密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生產單位和使用單位每年要至少開展兩次測繪地理信息成果保密形勢和防范知識技能培訓,新進職工必須培訓后再上崗,切實提高職工保密意識,確保職工掌握應知應會的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安全保密知識。
一、充分認識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安全保密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地理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中央領導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強管理、督促檢查,堵塞漏洞、消除隱患,堅決防止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失泄密案件發生,切實做好地理信息安全監管工作。近年來,敵對勢力竊取我涉密測繪地理信息成果案件和因保密意識不強、管理不善、控制不嚴等導致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失泄密案件時有發生。同時,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在計算機、網絡上存儲處理已成為常態,失泄密渠道和隱患大大增加。
各地、各單位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安全保密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站在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高度,扎實做好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安全保密管理工作,盡責維護國家地理信息安全,促進地理信息產業健康發展。
二、健全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安全保密監管機制
組織協調地理信息安全監管工作是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的重要職責,各地要將職責落實到市、縣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明確工作要求和責任。與此同時,加強與保密部門、國家安全機關聯系溝通,在前期協作開展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健全部門聯合監管的長效機制。通過聯合開展檢查、相互通報線索、配合查處案件等,從涉密測繪地理信息成果領取、保密檢查、失泄密案件查處等各環節共同加強管理,聯防聯控,形成監管合力,對竊取、刺探、買賣、非法提供涉密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等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查處。
三、強化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安全保密監管措施
各地要加強涉密測繪地理信息成果提供使用審批管理,規范審批和提供流程,對成果申領單位提出的使用目的和范圍、成果保管和保密制度、設施條件及涉密人員持證上崗等情況嚴格審核。對于初次辦理或者申請數量較大的用戶,應根據情況進行實地核查。建立涉密成果跟蹤檢查長效機制,將檢查列入年度工作計劃,逐次分批對領用涉密成果的重點行業、重點單位進行檢查,督促涉密成果的規范使用與管理。各地要將非本地單位申領涉密成果的情況及時抄告其所在地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便于其按照屬地原則進行監管。各地在開展保密檢查時,要將在外地領用成果的單位一并納入檢查。對拒不接受檢查、整改不到位的單位,依法暫緩提供涉密成果,屬于測繪資質單位的,記入測繪地理信息市場不良信用信息,并依法予以處理。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鼓勵和督促涉密成果使用單位在使用目的或項目完成后及時銷毀涉密成果。加強對測繪地理信息成果涉密人員管理,按規定將涉密人員持證上崗要求納入測繪資質和涉密成果提供使用審批管理。
四、創新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安全保密監管手段
各地要積極推進監管信息化建設,開展在線審批,建立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用戶單位基本情況、涉密成果提供使用情況、各單位接受檢查情況、測繪地理信息成果涉密人員持證上崗情況等各類信息的統一聯動管理,提高監管信息化水平。針對信息化條件下涉密成果失泄密易發多發的情況,加強涉密地理信息保密防護技術的研發和推廣使用,建立人防、物防、技防的綜合防護體系。針對涉密成果網上傳輸、交易等違法行為,研發能夠有效監測預警和跟蹤的監管技術,提升對互聯網上涉密成果監管的能力。
五、認真落實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安全保密管理各項要求
涉密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生產單位和使用單位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對成果定密標密、掃描復制、涉密人員、要害部門部位、涉密計算機和網絡、涉密載體等管理進行明確規定,做到各環節有章可循。認真落實保密工作責任制,明確責任主體,簽訂保密責任書,將安全保密責任落實到人。建立涉密成果保密自查制度,對涉密成果在生產、保管和使用各環節的保密管理情況進行定期自查,確保各項制度和措施落到實處。涉密成果僅限用于申請使用的目的或項目,在使用目的或項目完成后六個月內應當銷毀。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轉讓、轉借領用的涉密成果。導航電子地圖制作單位未經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同意,不得向其他部門和單位提供使用涉密導航電子地圖數據。
六、嚴格對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安全保密關鍵環節的管理
涉密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生產單位和使用單位要加強對涉密成果安全保密關鍵環節的管理。一是加強對涉密成果領用、復制掃描和銷毀等隱患較多環節的管理。嚴格登記管理制度,在涉密成果保管、領用、復制掃描、銷毀各個環節建立登記臺賬,定期清查、核對。任何個人不得擅自復制掃描和私自留存涉密成果,涉密成果復制掃描件和衍生品要嚴格按照涉密成果原密級進行管理。二是針對涉密成果數據違規使用問題突出的情況,各單位要重點加強對涉密計算機、存儲介質和網絡的管理。涉密成果存儲介質不得在涉密計算機和非涉密計算機上交叉使用;存儲處理涉密成果的計算機和網絡要按照國家要求采取安全防控措施,不得連接無線設備和非涉密存儲介質,不得接入互聯網使用,確保做到上網不涉密,涉密不上網。
七、加強宣傳教育培訓
各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大培訓力度,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測繪地理信息成果涉密人員崗位培訓,對取得證書5年期滿的在崗涉密人員,要重新經過培訓后持證上崗。對檢查中發現的涉密成果管理存在突出問題的單位,其負責人一并納入培訓要求。要將宣傳教育與檢查、日常監管相結合,利用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通過“以案說法”,增強從業人員的安全保密意識。涉密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生產單位和使用單位每年要至少開展兩次測繪地理信息成果保密形勢和防范知識技能培訓,新進職工必須培訓后再上崗,切實提高職工保密意識,確保職工掌握應知應會的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安全保密知識。
- 上一個:《測繪地理信息業務檔案管理規定》解讀
- 下一個:注冊測繪師執業管理辦法(試行)